猝死被认为是最危险的一种疾病京融实配,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,一旦发生猝死,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-6分钟。
识别猝死的早期信号非常重要!
猝死发生前,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、胸闷或心前区不适,主要表现为三个先兆:
异常先兆一: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,或是吞咽费劲,有的人会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。
异常先兆二:感觉胸部有闷痛的感觉或是有压迫感、心慌、身体乏力、头晕等不适。
异常先兆三:突然出现低血压,同时伴有出冷汗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这些症状多在体力活动、情绪激动、或饱食后出现,经过平静休息后常可缓解。
此外,少数人在心肌梗死前还可能出现莫名其妙的左胳膊疼痛、嗓子痛或牙痛。
猝死规律被发现,有4个共同点
《中国急救医学》上刊登的一项针对5516例猝死者的解剖结果显示京融实配,发生猝死的人身上往往都有一些特点。
1.高血压最常见
猝死人群中,高血压患者的比例达到了38%,是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。
展开剩余65%高血压患者在30岁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较正常人上升了30%,血压越高发生的几率就越大。高血压患者血压每上升20/10mmHg,猝死的风险便会增加20%。
2.劳累是诱因
长期过度疲劳会让心脏承受较大的压力,增加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与此同时,过度劳累还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,影响身体代谢,使体内毒素堆积,进一步损害心脏等重要器官。时间长了,发生猝死的意外也就很高了。
3.情绪过于激动
情绪过于激动,很容易导致交感神经的兴奋,血压可能会在瞬间升高到极点,长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京融实配,那么猝死的风险是很高的。
4.中年人群高发
30~63岁的中年人群是猝死的最高发年龄段。
这个阶段的人们,往往会面临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,在巨大的压力面前,往往忽视了自身健康。
熬夜加班、应酬喝酒、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,成为生活常态,却不知正一步步将自己推向猝死深渊。
远离猝死,坚持做到这3点!
1.别熬夜
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坏习惯,长期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、交感神经过度兴奋,容易让心脏负担过重,增加猝死的发生风险。
尤其是家族内有相关病史的高危人群,一定要避免熬夜。
2.别太累
过劳对于健康的影响非常大,有研究发现每周工作时间≥55小时的人相较于35~40小时的,发生心梗、中风的风险会显著增加,这些都会增加猝死的风险。
所以日常一定要给自己充足的休息时间,累了就及时停下来。
3.别久坐
久坐也会一定程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,研究发现每日久坐>8小时且运动量低的人群,相较于久坐<4小时的,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32%。
因此,坐久了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身体,以免下身长时间不动,静脉血回流不畅。
转自:老年日报
来源:新闻夜航京融实配
发布于:北京市维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